
首页 > 教育教学 教育动态
上海浦东因地制宜探索教育均衡
2014年01月08日 15:05从繁华陆家嘴到偏远泥城,浦东620所中小学幼儿园服务着全市1/5的学龄人口,如何实现 “优质均衡”,浦东教育因地制宜不断探索。
近年来浦东人口导入,带来学生增加、学校“井喷”。2011年浦东新开14所学校、2012年新开17所、2013学年新开20所。体量“巨无霸”、现实“落差”大:陆家嘴、联洋等现代化城区,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攀升;而“大浦东”有2/3为农村地区,仍有数百所学校分散在村落间。
“真没想到,花公办幼儿园的钱、就近读民办园,方便又省钱!”去年不少新生在民办幼儿园“就近入园”,源于浦东“购买学位”的政策。政府补贴、借力民办学校吸纳生源,既保证了地段学生的就近入学的权利,又提高民办教育的积极性,因而成为浦东扩大公共教育覆盖面的新举措。一年间,共有3345名学龄儿童从中受益,有效解决入园高峰。2013年全区2.4万名沪籍幼儿百分之百入园。
民办新竹园中学校长王学军透露,目前1200多名在校生九成是浦东户籍。“无论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还是特色项目申请,民办校都与公办校一起参与。”
如今,28所普通民办中小学、40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和90所幼儿园,成为浦东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学上”只是基本需求,而“上好学”则是更多家长的呼声。大批新学校如何避免“零起点”?浦东引进复旦附中、打虎山路一小等一批名校办学,曹路打一、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等高水平起步。区域内,南门幼儿园、浦东模范中学等托管、联办新学校,多管齐下将名优资源送到新建小区家门口。浦东还通过教师的柔性流动进一步推进城乡均衡。2013年秋,由区第三教育署牵线,花木地区的优质学校浦师附小和川沙农村地区的六团中心小学结对子,双方互换两名老师“顶岗”任教。署长丁黎忠表示,结对子首选原本关系较密切的城郊学校,并考虑区域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尽可能缩短柔性流动老师来回奔波的距离,以求实效。(记者李爱铭 通讯员 符佳)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108/149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