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休闲生活 大众消费
茶叶蛋成炫富神器 土豪婚礼给宾客发钱
2014年03月29日 14:20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议争论。力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
中新网3月29日电(生活频道 蒋妍) 本周生活热点不断,孙女公交上睡觉爷爷站着挡太阳,“隔代疼”引热议;茶叶蛋取代切糕成为“炫富”神器;调查称小学生过半有喜欢对象,不恋爱很没面子;福州土豪婚礼压桌菜上整叠百元大钞,宾客乐开花;90后自制“金庸大侠分布图”,河南大侠最多。
3月26日 《武汉晚报》:孙女公交上睡觉爷爷站着挡太阳 “隔代疼”引热议
一名四五岁的小女孩在空荡荡的公交车上睡着了,爷爷放着座位不去坐,却用身体为孙女挡太阳。昨天下午,这样一幕被陈小姐偷拍了下来,她感叹:“这爷爷太有爱了!”
陈小姐介绍,她是下午2点多在澳门路苗栗路站上的708路车,当时车上还有很多座位可以坐,但陈小姐一上车就看到,在车厢中部有一名接近60岁的老人正背身站车窗旁,原来,这名老人正在为一名熟睡的四五岁女孩挡太阳。老人一直这样站在窗口坚持了好几站路,一直到车子开到了海虹景站,才抱着熟睡的女孩下了车。
对此,陈小姐说:“中午的太阳是很大啊,我看见小女孩的脸都是红扑扑的,估计是穿多了很热,这个老爷爷在我上车之前就在挡太阳了,估计至少挡了20多分钟。”随后,记者查询了708路的公交线路,得知从苗栗路站到海虹景站有5站路。
陈小姐发出微博后立即就有网友留言称赞这名老人,并称其为中国好爷爷。但幼教方面的专业人士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曙光幼儿园马洁老师认为,这位爷爷对孙女的“呵护行为”有些溺爱,她说:“其实‘隔代疼’讲的就是这个,多数祖辈人看不得孩子受一点风霜,这也导致很多长期由父母带的孩子,比老人带的孩子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强,这就是‘隔代疼’带来的弊端。”
海豚传媒幼教中心的专家穆林蔚表示,这位爷爷的行为还谈不上溺爱,但她也表示,从自己多年的幼教经验来看,老人带孩子更容易产生溺爱。穆林蔚称,2到3岁是孩子塑造自我人格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父母更应该多和孩子接触,避免老人过度的“隔代疼”给孩子造成性格缺陷。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3月26日 《羊城晚报》:茶叶蛋取代切糕成为“炫富”神器
还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糕帅富”吗?拥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切糕曾经是无数屌丝的终极梦想,而如今,它的至高地位要被另一件神物取代了,那就是:茶!叶!蛋!
最近,台湾一档综艺节目被网友翻出并走红网络,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聊到茶叶蛋时表示,大陆群众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由于该节目观点太过离奇,在微博上网友们纷纷以茶叶蛋为话题进行了调侃,并晒出自己的茶叶蛋照片进行“炫富”。
网友跟帖
@天下第一神猫:今天出门看见有卖切糕的,就买了一块,结果对方说要3万元!没办法,我唯有把早餐买的茶叶蛋递给他,他颤抖地接过茶叶蛋说“大哥,我找不开啊,要不再给你切几斤吧!”
@杰克波比:酷爱喝茶,含泪花3万元买了一斤茶叶,第二天却被媳妇拿去煮了茶叶蛋,我那个恨啊!茶叶蛋能用这么便宜的茶叶煮吗?!”
@向着光努力奔跑的喵:想了好久终于下决心让土豪朋友给我带回一颗传说中的“茶叶蛋”,好激动!第一次见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吃的时候用不用剥皮?要几口吃完才能显得不是第一次吃的样子?我这辈子还能不能还清这个蛋钱?!
@超级梁哥哥:总会有一天我会拉着我的女神,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剥一颗极致奢华的茶叶蛋给她吃。然后向她求婚。
@请叫我MISS栗:爱她就给她煮茶叶蛋吧……
资料图:中新社发 鲍光翔 摄
3月27日 荆楚网:调查称小学生过半有喜欢对象 不恋爱很没面子
小学一年级过情人节,二年级传纸条说“我爱你”,六年级写情书称“吃醋”……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过半小学生称有喜欢的对象,“谈恋爱”在小学生中渐成“潮流”。对此,家长老师忧虑不已。
3月初,樊城区一小学六年级李老师在下课时,发现班上一名男学生盯着一张纸条看,她走近时,男学生瞬间脸红,引起了李老师的注意。她拿起纸条一看,竟然是一封女学生写的情书。“一直觉得你会抛弃我,你帮别人写情书的时候我真心吃醋了”“不管多小的事都要男神你做”……情书中,女生多次要求与男生有亲密动作。结尾处,女学生模仿台湾偶像剧里女主角口吻,大呼:“窝宣尼(我喜欢你)!”“我看了都脸红。”李老师没收了情书。而如何处理此事,李老师犯了难。她坦言,近期发现班上多名学生“谈恋爱”,经常没收内容暧昧的小纸条。
松鹤路小学李厚芬老师称,她曾发现二年级男生传纸条给女生,写着“我爱你”。晨光小学一年级老师张霞称,今年班上有学生情人节互送礼物,还有学生祝她情人节快乐。
24日下午,记者在新华路小学和晨光小学门口,随机采访30名小学生,有24名表示同学间有恋爱“绯闻”,18人承认有喜欢的对象。“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一大堆,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采访时,一男学生向记者唱起了顺口溜。
当记者询问学生们为什么喜欢对方时,成绩优异、长得漂亮、性格活泼是主要原因,部分学生直言对方“好看”“帅”。
学生乐乐(化名)说,同学都有女朋友,自己没有会很没面子。
小学生早恋迹象泛滥,让家长和老师犯了难。
家长何小艳称,前不久在女儿书包发现一封情书,让她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担心五年级的女儿会早恋,只好给班主任打电话求助。
老师对此也有些不知所措。新华路小学老师饶丽说,学生对两性知识很敏感,课堂上出现女性身体特征相关的词语时,总会有学生起哄。班上男生女生太过孤立或亲密的行为,也让她头疼。“不加以引导会放任其发展,过分渲染也不合适。”饶丽说,不少老师和她一样苦恼。
襄阳三棵树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杨槐柳表示,小学生相互喜欢不能叫做“早恋”,家长、老师需要重视,但也不必大惊小怪。家长应重视孩子需求,正面引导。
杨槐柳介绍,小学生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很强,但又缺乏分辨能力。如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亲密的情侣,电视和网络上成人浪漫镜头泛滥,连动画片也有黄色和暴力内容。家长若不及时引导,孩子将受不良影响,误将同学间正常的好感当作爱情。
杨槐柳建议,幼儿园就应开设心理健康课,普及两性知识。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遇见不合时宜的内容立即引导。
图片来源:光明网
3月28日 光明网:福州土豪婚礼压桌菜上整叠百元大钞 宾客乐开花
福州长乐土豪的婚礼,压桌菜是上百元大钞。昨天网友LZF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长乐人家的婚礼,最后一道菜直接上一叠百元人民币,每个宾客都分到了几百块。厚厚的一叠让很多小伙伴们看着流口水。
很多长乐籍的网友却说,这样的婚礼还不算十分“土豪”。长乐很多婚礼都给宾客发钱,而且葬礼比婚礼还豪华,子孙都砸烟砸钱,宾客们白吃白喝还能分到几百上千元。更有网友豪言:压桌菜上钱上金条上美元,区域性地成了规模,这是我们福建特有的现象吧。
从网友LZF发的图显示的拍摄地点来看,这场婚礼的地点在长乐市文岭镇。出生地在长乐玉田镇,在福州工作的李先生说,长乐人都知道,办一场婚礼起码要30万元,不算彩礼等七七八八,就单单办婚宴的钱。
李先生是几年前结的婚,当时没有收宾客的礼金,反而每人发了50元,他说这是非常“节俭”的婚礼。他听说过最多的是去年他家附近的一场婚礼,宾客每人发了三千元。
巨额的办婚宴的钱哪里来?有钱的人,自不在话下,对一般的老百姓而言,李先生说靠亲戚之间摊派。譬如舅舅叔叔姑姑姨妈姐夫,一人出三万五万元,筹措起来办婚礼。
这种风俗起初在一两个家族之间流行,后来逐渐蔓延到整个村里和镇子。堂哥结婚发钱,堂弟结婚也要发钱,这样互相摊派,亲戚之间也就平衡了,跟还礼是一样的道理。
祖籍在长乐金峰镇的薛先生也说,他和老婆是同村的,几年前丈母娘过寿的时候,女婿儿子每人摊派了5万元。请了上百桌人,每个宾客发一条好烟还有一千元钱,办得风风光光。他认为长乐人的寿宴葬礼,要比婚礼上发钱更多,因为结婚的小辈们很多,而长辈就那么几个,晚辈们都想让老人有面子。
福州资深喜娘陈夏玉说,长乐人大部分婚礼都发钱,少的五十一百元,多的一千两千元,数长乐金峰镇婚礼发钱发得最厉害。最多的一次她见到有宾客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领到2500元的现金,这现金分三次发下来,当天新娘家给每个宾客发红包1000元,新郎家又给每个宾客发了1000元,新郎的伯父又给每个宾客发500元红包。
据陈夏玉所知,长乐婚礼发钱的习俗起码有十多年了。现在有婚礼发钱习俗的还有连江马鼻、泉州、晋江、石狮、闽侯等地,但这些地方只是小范围土豪的婚宴发钱。
与长乐同为侨乡的福清,据说也是土豪遍地,还没有婚礼发钱的习俗,陈夏玉说。但是长乐市区的婚礼也基本上不收礼,乡下还会收礼金,但连江马鼻与闽侯上街、甘蔗等地,除了发钱以外,东家还会附送一些礼品,如花生油、烟酒、茶叶等。
在福州工作的晋江人刘先生说,他参加过一个亲戚的婚礼,婚宴进行到最后,东家上了一盘小小的金树叶,宾客每人一个。
祖籍泉州的陈先生说,他们家乡一些土豪也发钱,也出现过发金项链、金戒指等首饰。但是仅限于主桌比较近的亲戚和朋友等主要宾客,并不是人人有份。
记者询问了一下周围外省的网友,他们都表示没听说过婚礼上发钱的,但老人寿宴会给宾客发一些烟、四件套、毛毯等礼品。百度只搜到了浙江宁波有两户人家,一户给来宾发一万元的红包,一户给来宾发iPhone5s。
3月28日 大河网:90后自制“金庸大侠分布图” 河南大侠最多
窝在宿舍被窝里看武侠,这曾是70后、80后们珍贵的青葱记忆。对于在互联网浪潮里成长的90后、00后来说,武侠小说远比网络游戏来得陌生。而前不久,一名90后网友发布了一份自制“金庸大侠分布图”,其中河南省以50名大侠位列第一。尽管有网友质疑图表不严谨,但更多人还是在“江湖煮酒”中热闹了一把。
3月23日,一篇“90后自制金庸大侠分布图”的帖子出现在百度金庸吧。短短3天时间,引来45页1630条回复帖。
帖子详细统计了金庸著作中出现的大侠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其中,河南省有石破天、虚竹等50名大侠,位居榜首。
帖子作者“蛋疼要人命么”自称是一名武侠迷,也是90后。在看完金庸的全部作品后,他想和大家分享90后读武侠时不一样的看法。他称,“大侠”们必须是有作用和影响力,打酱油的直接放弃,并结合历史资料和金庸武侠小说的描述,找到每个人的籍贯依据。
在回帖中,不少网友认为,统计中把一些中华高手标记成了“海外”,不少大侠成名地与籍贯地也有争议,还有些地名古今有变化,不能照搬照用等。
“金庸迷”孙华锋说,表格部分地方与原书有出入,比如:小桂子生于扬州城的妓院中,不是北京;袁承志是袁崇焕的儿子,其父长年戍卫边疆,也不能算是北京的。
帖子作者耐心地回帖解释,并大度地表示:“大家有问题都提出来吧,等我再看看书,一一回答。”
也有很多网友对作者认真的精神表示赞许,而吧友“我我后悔了”则提出疑问:“河南的大侠为什么那么多,难道(是因为)中原武林有少林寺?”
代表河南出场的两位“大哥级”人物——《侠客行》里的石破天、《天龙八部》里的虚竹,被金庸塑造得惊人相似:谦逊、纯朴、善良、真诚,与世无争,心机不重。
在小说里,石破天打小没名没姓,生在中原,性情温和,忠厚老实,但天赋极高。原本是一个小乞丐,一直“打怪升级”,最后人品大爆发,误打误撞参透侠客岛上《太玄经》,被武林尊为古往今来的第一人。
而被人所熟知的“降龙十八掌”,无坚不摧、无固不破,堪称“顶级技能”。之前是有二十八掌,而萧峰在雁门关外传于虚竹时曾说:“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处,已尽数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
后来,萧峰和虚竹经过研究,将其简化成为“降龙十八掌”。
小说《天龙八部》中,少林寺扫地僧一共出手四次,每次出手后,都是深藏功与名,笑而不语。
小说中描述:“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这造型也是一代高人的“标配”。
小说《天龙八部》的最后,扫地僧为化解萧家与慕容家恩怨,分分钟撂倒萧远山、慕容博,又用高超医术使两人起死回生。最后的最后,就是双方大彻大悟,一心向善的美好结局了。
而扫地僧,则深藏功与名。
榜单上,河南武林人士众多,但较出名的并不多。“金庸迷”孙华锋说,这可能是由于河南人非常内敛,多深藏不露。以扫地僧为代表,若非不得已,将永藏于深山或闹市。
他说:“看金庸武侠,首先看到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次是侠骨柔肠,侠客们的爱情;最终,大家看到的是普遍的人性,君子剑可能是伪君子,魔女也可以成为圣姑。”
而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宏志则认为,从文学角度看,金庸著作中没有太多地域概念,“金庸小说里的主人公,其实是他个人理想的追求,谦恭、无欲则刚,大汉族意识正是金庸所批判的。” (中新网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329/24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