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时尚先锋 亲子育儿

六岁娃"朋友圈"呼朋唤友亲子频道 中国经济网

2014年04月01日 14:28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南开区某幼儿园的王老师告诉记者一件新鲜事儿,她所教的大班竟有十余个幼儿有了微信账号,看着这些小不点在朋友圈里“呼朋唤友”,她直呼“不可思议”。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微信朋友圈用户年龄范围目前已低至幼儿园和小学,当今潮小孩的“虚拟童年”值得关注。

已任教20多年的幼儿园王老师告诉记者,如今的孩子不仅几乎个个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很多孩子还像大人一样玩起了微信。班上刚满6岁的阳阳,微信好友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0多位,里面不仅有爷爷奶奶等亲属,还有不少是小伙伴。“一到放学或周末,孩子们就拿着手机在微信群里对讲聊天,平时最爱的小游戏或最新的卡通电影都要说个遍,我在群里不停地刷新都跟不上他们聊天的速度。”被拉进他们微信群的王老师笑着说道。

记者从阳阳家长口中了解到,微信已经成为维系小伙伴友情的“好帮手”。“我们小时候放学后会聚在一起玩跳皮筋、跳房子等群体游戏,但现在的孩子们放学就各回各家了,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玩,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会干预孩子通过网络社交联系。”这位“70后”母亲说,“孩子看到其他小伙伴网上有更新的动态,几乎每个都要给点赞,这也是现在孩子们的友谊。”

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同样有不少微信和QQ达人。“我们同学都用这个,要是不会玩就out了。”四年级的萱萱告诉记者,“我们班有一个QQ群,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在里面。我自己还有几个别的群,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玩游戏的小伙伴。群里一到晚上就特别热闹,‘滴滴滴’地响个不停。”

市教科院专家表示,网络社交应用的普及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如今的孩子平时下学后大多足不出户,难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手机里的虚拟社交游戏是他们填补童年友情的一种需要。而如此对着屏幕“呼朋唤友”的“虚拟童年”,不仅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产生危害,还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与情商发展,造成“宅男宅女”从娃娃开始的局面。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401/248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