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时尚先锋 情感天下

口述:欲望男女花招多 包厢举办性狂欢

2013年11月14日 12:14

 

口述:公公被我色诱做爱 为争家产假装高潮

口述:回忆我在日本做女优的不堪经历

口述:不满自慰 我与欲望男玩床上游戏

口述:情人带保姆伺候我 让我欲仙欲死

口述:老公欲望膨胀 物色大胸妹野外车震

喝了酒,人也变得比较兴奋,比较放松,我没有拒绝他对我的热情,可能因此让他以为我对他是感觉不错的。可是我的酒量不好,在来来回回喝了不少酒后,我就不行了,头靠着沙发想歇一下却不知何时睡着了…

欲望男女花招多 包厢举办性狂欢

我想这辈子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就是前天晚上的那场性狂欢派对了吧,那晚跟闺蜜参加了一个交友聚会,本只是想多认识些朋友,却没想到聚会最后竟成了荒诞性爱狂欢。

因为自己已经单身快半年,所以挺渴望恋爱的,也渴望多认识几位异性,当闺蜜跟我说有这样的联谊聚会时,我没多想就答应了。结果到了那里,才知道参加聚会的男女都是网上认识的,有人说网上聚集的都是一时空虚寂寞,想要找人排解的都市男女,也有人说那上面是高端人士纾解压力的地方,事实上,我也曾经玩过。

那时候我们聊了几天就见面了,主要是太聊得来了,他很健谈,相处起来不沉闷,是我喜欢的类型,见面后感觉也挺好的,他虽然不帅,但看起来也是有魅力的。后来他表白了,我也就答应了,我们便交往了。那时候得知我与网友恋爱,闺蜜还不理解,在她看来,网上认识的异性都不靠谱,没法认真恋爱的。可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吧,对“认真恋爱”的定义也不一样,我也不是没谈过恋爱,没受过情伤的单纯少女,若要说对他感情有多深也不切实际,我只是想要有个男人陪我吃饭,陪我看电影,让我摆脱单身的孤独而已,所谓男女朋友关系,对我而言更多是个称谓,而不是责任什么的。

 

后来第二次约会的时候我们就做爱了,这并不是说我是个不自爱,很随便的女人,只是说句现实的,现在的恋爱关系哪里还有不发生性关系的呢,反正迟早要发生,而那晚约会的气氛确实很棒,我也就没有想太多了。再后来我们就分手了,也没什么原因,就是彼此冷淡下来了,也就结束了。对于那段关系,如今回想,其实自己并没有付出什么,两人的关系更多是各取所需。之后可能是经历过了,对这样的事也就看得比较淡了,现在很少在网上玩了,却没想到闺蜜却沉迷上了,还玩得风生水起,认识了不少朋友,还组织了这次聚会。

那晚我们在KTV里“联谊”,他们叫了很多酒,唱歌的,打闹开玩笑的,摇骰子比酒的,包厢里都很热闹。我不是那种会闹的人也被他们所影响而喝了不少酒,那晚有个男人一直对我很殷勤,一直坐在我身边,主动跟我聊天,给我夹菜什么的。喝了酒,人也变得比较兴奋,比较放松,我没有拒绝他对我的热情,可能因此让他以为我对他是感觉不错的。可是我的酒量不好,在来来回回喝了不少酒后,我就不行了,头靠着沙发想歇一下却不知何时睡着了。

 

再醒来时,是被那个男人弄醒的,他在亲我,手也隔着我的衣服摸我的胸部、大腿,我有些惊吓,下意识地推开他,结果看到包厢里正发生的一切,顿时瞠目结舌。我先看到闺蜜跟一个男人站在墙角拥吻,两人很忘我,那个男人尤其胆大,竟将手伸进闺蜜的裙子里,抚摸闺蜜的私密处。而另一处一对男女倒在沙发上接吻,男的手也是不安分地伸进女人的上衣里。还有一对男女不知去哪了,但我注意到厕所门关着,里面灯却亮着……

被我推开的那个男人很快就又靠了过来,他牵住我的手,对我说一见钟情了什么的,他还说在网上看过我的照片,觉得我很不错什么的。那时我还半醉着,脑子里蒙蒙的一片空白,虽然知道玩那个网站的人个性都挺开放的,但也没想到会那么大胆。而我一时的呆愣让身边的男人以为我默许他了吧,他又靠近了我,大胆地亲吻起我的耳垂。那里是我的敏感点,他一靠近我就忍不住颤了颤,本来就茫然的头脑又陷入混沌,酒精将我心里的寂寞放大并释放,我感受着那个男人的动作,却莫名没了拒绝的力气……

 

后来我们在包厢里差点擦枪走火,最后是他搂着我,先行一步地带我去附近宾馆开了房,那晚我的回应,我的迎合,我的呻吟,都是本能,我根本没法想什么,只觉得他的火热驱散了我内心的孤独寂寞。事后,我们累极了,直到第二天才退房离开,清醒了,彼此也默契地分手了,他本还想要我的电话号码的,但是我拒绝了。回到家后,打开手机,才发现闺蜜给我打了很多通电话,我联系上她后才知道她担心死我了,我问她那晚过得如何,她只嘿嘿一笑,我也明白了,没说什么,只嘱咐她注意安全就挂电话了。

这两天,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那晚的事,虽然我可以把那当做寻常的一夜情,可是心里莫名的介怀,可能是觉得那样的生活不是我该过的吧,我甚至不知道那个男人的全名就跟他做了那种事,我知道写出来一定会有人骂我,但我现在心里真的后悔了,我现在只想谈段正常稳定的恋爱,这会很难吗?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3/1114/4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