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教育教学 教育动态

评论:“货不对板”的夏令营真该治一治了

2014年07月22日 11:45

最近笔者听到一些家长反映,让孩子去参加一家打着所谓“寓教于乐”旗号的暑期夏令营,希望孩子能在体验中获得身心的成长。然而孩子几天去了七八个景点,感觉和旅行团没有什么区别,很多景点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暑假以来,媒体接到类似反映夏令营“货不对板”的投诉日渐增多。

曾经,参加夏令营作为一种无尚的光荣,是孩子感受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特别经历,尤其在夏令营一起训练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获得书本上和课堂上所没有的乐趣和知识,提高了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然而在商业化浪潮下,层出不穷的“变味”夏令营,其安全、价格、效果等因素让不少家长揪心。夏令营到底怎么啦?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的夏令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打着“锻炼孩子”旗号的夏令营,却正偏离轨道,孩子从中受到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据了解,一些商业机构组织的夏令营,内容枯燥、主题混乱、收费不明、监管受限,甚至连最起码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给原本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的孩子们泼了盆冷水。可以肯定地说,此类夏令营与纯旅游活动没什么区别。

如果夏令营变旅游营还说得过去的话,那夏令营变补习班,则让孩子们深感郁闷。如什么全程封闭管理英语拓展营活动,广告中吹嘘:培训时有外教英语会话,是纯口语教学,但学了一段时间后,根本就没看到孩子的英语有什么进步。此类商业机构,说白了就是打着夏令营之名,行赚钱之实。

还有更让孩子们觉得委屈的,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学校补课,但就有一些培训机构变着法子,把夏令营变成补习班,按正常上课标准上课,而且还要收费。补课就直说嘛,还打着夏令营的旗号,这不是明显作假忽悠吗?

如今随着市场化运作,有些夏令营也由最初的公益性质向商业化“蜕变”,只要付费,谁都可以参与,什么学生可以参加、学生学到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场地、有人手、有游乐项目,办个夏令营易如反掌。目前此类机构办的夏令营,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和管理细则,造成了市场的混乱。笔者调查发现,旅行社组织夏令营一般不需要什么审批手续,只要是旅行社按正规程序组织,属于旅游活动范围的,旅游部门可以进行管理规范。但一些培训机构办的夏令营,则不在旅游部门的管理范围内。

对此,笔者认为,夏令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该严于旅游行业,有关部门应该承担夏令营资质授予与培训的重任,除对收费价格进行审核外,应对举办者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带队负责人及辅导员是否受过专业训练、是否有医护人员随队、是否对夏令营的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等等都要进行严格规范,符合资质的就发证“放行”,达不到规范的则坚决取缔。(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722/48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