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科学技术 IT业界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 阿里称遭舆论胁迫

2014年08月10日 09:44

 

中新网8月9日电 上周末,一款名为“XX神器”的手机病毒开始传播,一天时间让百万手机用户受到了影响。不过该病毒的制作者很快便落网,据深圳警方介绍,病毒制作者系一19岁大学生。另外,据安全专家介绍,该手机病毒只在安卓系统上传播,这不禁让人对该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警惕。

安全问题无小事,近日,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已将赛门铁克和卡巴斯基从政府安全软件采购名单中剔除,或也和信息安全有关。有媒体分析称,这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安全隐患愈发重视。

本周还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的动向。7日阿里巴巴公关部总监颜乔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示,阿里遭到了《IT时代周刊》的舆论胁迫,已经报案。《IT时代周刊》回应,该事子虚乌有,近日将对颜乔提起法律诉讼。

还有一条消息和阿里有关。宅急送5日在官网上发布的一则公告称,公司尝试“拥抱淘宝”走电商模式,月亏100多万元。不过宅急送随后删除了这则公告,阿里和宅急送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据了解,目前宅急送在转型期,看来转型或遇到了难处。

遇到困难的不止宅急送,搜房网最近也一直负面缠身。近日,上海19家房产中介组成联盟并发布声明称,因搜房网收取的端口费过高,即日起对搜房网开始新一轮的抵制活动。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阿里称遭舆论胁迫(2)

8月4日 每日经济新闻 “XX神器”手机病毒制作者落网 系19岁大学生

在传统的七夕佳节,一款叫做“××神器”的“超级手机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引发了不小恐慌。昨日,该手机病毒的始作俑者在深圳被抓获,令人诧异的是,嫌疑人李某是中南大学软件系19岁的大一学生,动机并非牟利,仅仅为炫耀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该病毒在全国范围造成上百万安卓手机用户受到影响,除用户群发短信造成通讯费外,没有造成其他经济损失。安全专家表示,病毒的传播蔓延已被遏制,但仍有短信存储在受“感染”用户手机,收到网络链接短信注意防范。

据深圳警方介绍,19岁的李某系中南大学软件系大一学生,暑假期间到深圳工作的父亲处玩,出于好玩的心态和尝试做一款全国大范围传播的手机软件的目的,独自于7月24日制作了这一款手机木马,后从其自己手机上开始往外传播。

这个名叫“××神器”病毒通过手机短信在全国范围内快速传播。收到短信的用户在点击病毒短信网址链接后,病毒程序即可获取手机信息,并自动通过机主通讯录群发含有恶意网址的病毒短信,造成机主隐私泄露和手机资费消耗。

据不完全统计,该案涉及北京、山东、广东、四川等数省。昨日下午开始,全国不少省市警方的官方微博都开始发布防范提醒,提醒网友遇到此类短信切勿点击下载。

深圳市公安局办理该案的吕警官表示,该病毒通过短信传播方式,扩散速度快,方式隐蔽,手机感染该病毒后,通过通讯录信息,自动通过短信向通讯录内的联系人群发病毒链接,诱导其他用户安装,造成全国范围感染人群呈几何级增长,随即扩散到微信朋友圈。截至昨日,该病毒通过短信群发,病毒被送达至全国上百万用户手机。

据悉,该病毒只在安装安卓系统的手机上进行传播。腾讯手机卫士负责人介绍称,该短信中的链接使用CDN为开头,以APK为结尾,CDN是内容分发网络,是一个开源的资源管理中心,APK就是安卓系统的安装包,由于APK文件只能在安卓手机上运行,运行iOS系统的苹果iPhone及iPad不会感染这种病毒。

金山安全专家李铁军分析,该病毒选择安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目前安卓手机用户量占到智能手机用户量8成以上;第二,只有安卓对第三方软件开放,这就构成了传播渠道。苹果和微软的软件下载渠道只有官方应用平台一处,安卓系统对第三方软件是开源的,我们在享受安卓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警惕它带来的风险。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阿里称遭舆论胁迫(3)

8月5日 北京商报 “洋杀毒”丢掉中国政府采购“饭碗”

就受制于本土免费策略而处于苦苦挣扎的海外杀毒软件,再一次遭到重创。随着昨日中国政府禁用赛门铁克和卡巴斯基消息的传出,这两家厂商在华仅剩的“饭碗”也随之丢掉。死守固有模式导致长时间水土不服,再加上我国对信息安全警戒性的提升,海外杀毒软件在华将面临着被“扫地出门”的命运。

昨日,国内外两大媒体人民日报和路透社几乎在同一时间透露,中国政府已将美国的赛门铁克和俄罗斯的卡巴斯基排除在了反病毒软件提供商的名录之外。同时,中国政府采购办公室已经批准使用奇虎360、瑞星、北京江民、启明星辰、冠群金辰5个国产反病毒软件品牌。

卡巴斯基回应称,变化只涉及中央政府采购预算范围内的中央国家机构,地方政府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等并不在此规定范围之内。卡巴斯基正在积极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可以早日重新成为央采网站供应商。而赛门铁克方面则表示会尽快给出官方回应,但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前,该公司尚无具体消息。实际上,赛门铁克在上月曾表示,公司正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当时,赛门铁克发言人称:“没有迹象表明,公司的旗舰级反病毒软件将被禁用。”

去年,“棱镜门”曝出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思科路由器监控中国网络和电脑,而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自那以后,我国开始对信息安全隐患愈发重视。尤其在科技领域,中国政府已对包括思科、IBM、高通、微软在内的美国企业采取了相应措施,即我国在网络建设的设备采购中,鼓励优先采购华为等本土设备。前不久,在微软结束对Windows XP的支持后,为确保计算机安全,中央政府下令禁止使用微软的Windows 8操作系统。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自华为等在美遭受安全调查到“棱镜门”,给我国带来了新的信息安全思考。我国在加强自主IT生态系统培养的同时,在一些重要领域必须实现国产化替代,以免留下安全隐患。显然,中国政府担心使用国外技术产品而遭到监控,已经开始倾向于使用国内的信息技术产品。而此次调整的安全软件供应商名单则是相关部门的最新反应。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阿里称遭舆论胁迫(4)

8月6日 京华时报 搜房网又遭抵制 被指端口费过高

今年来接连受到杭州、青岛、北京、深圳等地房产中介抵制的搜房网昨天再遇尴尬。上海19家房产中介组成联盟并发布声明称,因搜房网收取的端口费过高,即日起对搜房网开始新一轮的抵制活动。

发起抵制的上海房产中介包括中原地产、福美来、21世纪不动产、德佑地产等。据参与抵制的中介称,6月搜房网发布《搜房网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表示将让利5亿元,对集团全线产品在现有折扣基础上再打六折,而且无线端口的使用从收费改为免费。但在此之后,搜房网又采取变相涨价方式,这令房产中介相当不满。

对于此轮被抵制,搜房网相关负责人俞清对当地媒体表示,搜房网不了解中介的诉求。

有房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进入“存量房”交易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搜房网也迫于经营压力,希望提高二手房平台的端口收费。这显然触及了中介的利益。

昨天,搜房网集团层面并未向记者明确回应。搜房内部人士仅表示,各地房地产向搜房网逼宫或促其战略转型,比如跟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更紧密的同盟关系,布局互联网金融及提高移动端交易比例等。

此前,搜房网也曾因端口费涨价遭到多地二手房房产中介联合抵制,搜房不得不忍痛妥协。在7月上旬搜房网入股深圳世联行和合富辉煌两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是中国第一大和第四大新房代理公司。这次战略合作对搜房来说无疑是一利好,但这依然无法解决搜房网和房产中介间的根本矛盾。

据了解,为摆脱过于依赖网络平台的被动局面,中原地产、链家、21世纪不动产等中介都在布局线上平台,争取线上线下业务实现联动。

今年以来中介和网络平台剑拔弩张的情况,也让网络平台重新思考与线下中介的关系。记者从搜狐焦点二手房网获悉,其线上产品在现有折扣基础上将向中介再让利50%,作为对搜房网二手房“6折优惠”的反击。58同城房产产品负责人透露,电商与中介的对峙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市场行情不好,对此,58同城推出一个“共渡计划”的活动,出让很多线上资源给经纪公司。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阿里称遭舆论胁迫(5)

8月7日 广州日报 宅急送“拥抱淘宝”月亏百万 成本优势不如加盟

昨日,一直低调运营的宅急送突然“火了”,这源于该公司5日在官网上发布的一则公告。宅急送方面称,公司尝试“拥抱淘宝”走电商模式,但每月亏100多万元,过去公司花很大精力在B2C、代收货款(COD)业务上,但战略落脚不清晰,业务增长乏力。目前得到了复星方面的投资,未来将以仓配业务为核心,定位于企业客户。值得注意的是,随后宅急送删除了这一公告,公司方面也未给予正面回应。

面对“四通一达”依靠电商快件成功崛起,2012年宅急送也加入了淘宝快件的争夺,并公开表示将会把“双11”作为全面进军淘宝快递的起点,承诺针对电商降价五成,但随后发展并不顺利。

宅急送也在公告中指出,公司不是没有看到电商的机会,但宅急送是直营体系,成本“打”不过加盟体系。公司尝试过电商模式,但每月亏100多万元。

目前宅急送方面也开始转型,公司方面表示,两次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公司的B2B基因,但公司的价值还在,公司也得到了复星投资。

宅急送方面表示,公司错过了B2C模式快速发展时期,但现在也不晚,因为O2O的时代到来了,仓配一体化的市场正在起步,这又是一个大的浪潮,未来3至5年将坚持BBC战略。

据了解,“BBC”是指借助于本地化经销商的加盟网络,将销售、售后和物流本地化与分流化。有业内人士指出,BBC为“B2B2C”,“B”是“Business”,一般为本地化配送公司。

对于新的战略和品牌定位,宅急送在上半年经营工作会上称,今年将以快递平台和网络为基础,以仓配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国际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一站式销售渠道。

 

IT壹周刊:“洋杀毒”剔除政府采购名单阿里称遭舆论胁迫(6)

8月8日 新京报 阿里举报《IT时代周刊》 称遭舆论胁迫

昨日,阿里巴巴公关部总监颜乔在其认证微博上发出声明,称向国家有关部门实名举报《IT时代周刊》,认为《IT时代周刊》及其下属网站“IT商业新闻网”存在舆论胁迫及恶意侵害商誉。昨日晚间,《IT时代周刊》称,博文中所谓的“不当诉求”,纯属子虚乌有。

阿里巴巴在声明中称,《IT时代周刊》及其下属网站“IT商业新闻网”长期以来以新闻报道为名,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高频次的舆论胁迫,多次直接或暗示本集团应和其保持密切的“业务关系”。其下属网站经营人员曾直接和本司人士接触,并提出不当诉求。相关证据本公司已经取证并转交相关机构调查核实。

阿里称,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至今四年半的时间内,不计其下属网站,仅《IT时代周刊》杂志本身,针对阿里巴巴的恶意侵犯商誉文章即有80篇,其中封面报道5篇,涉及篇幅超过23万字。上述内容从未采访阿里巴巴集团。

7月18日,处于上市缄默期的阿里巴巴集团高调发出“缄默期的声音”。阿里称,正在遭遇有组织的舆论敲诈,杭州警方已正式接受其报案。

阿里巴巴当时表示,有机构要求公司出资30万美元买断有关公司的所谓负面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国内某周刊以及某些自媒体人士针对阿里巴巴集团的相关报道为主体。但并未点出某周刊的名字。昨天,颜乔称“某周刊即《IT时代周刊》”。

“我们无法弄清此文中所谓举报的真假,至今也未收到任何国家机构或阿里巴巴集团的相关书面信息和正式通知。”《IT时代周刊》昨晚发布声明称。

《IT时代周刊》称,从未授权任何人、任何机构代表本刊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保持密切业务关系”之行为,博文中所谓的“不当诉求”,纯属子虚乌有。已正式决定将于近日向法院对颜乔提起法律诉讼,若属职务行为,将一并追究阿里巴巴集团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中新网IT频道)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810/537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