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休闲生活 大众消费

一周生活秀:柯房吸毒引热议 冰桶挑战掀狂欢

2014年08月23日 10:53

 

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议争论。力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

中新网8月23日电(生活频道 陈薇伊)本周生活热点频出,女大学生上错车遇害,为大家外出安全坐车敲响警钟;柯震东房祖名吸毒被拘震动娱乐圈,引网友感慨;亨氏米粉严重铅超标,令家长担忧;冰桶挑战掀网络狂欢,专家提醒注意健康风险;最后,最高法出台意见规定,下班顺道买菜出事算工伤,无疑是广大上班族的福音。

8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女大学生上错车遇害 盘点在外安全坐车八大招

8月9日下午,20岁的高渝在铜梁区阴差阳错上了陌生人的轿车,随后和家里失去联系,之后被证实已经遇害。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对关于在外坐车如何自保网友们也是纷纷出招。

很多网友也纷纷分享起自己在外打车的经验来。

细致周到型——网友@贾贾同学:每次出去我妈都要把车牌发给她,我爸最爱打电话问去哪里和哪些人,五点前必须回家,上学放学逛街98%都接送……感谢她们在我中学时管那么多……

随机应变型——网友@aiu_Mma:我以前遇到过危险,后来出门干什么都提防,只要是陌生人我就板着脸,上出租车一定会把窗子打开,门把抓紧……

明察秋毫型——网友@C的侧脸:庆幸自己是个感性的人,搭车也喜欢挑面善合眼缘的司机大叔……以后我都不敢随随便便上一辆车了,女孩子还是要注意安全,自己遇到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危险。

在外坐车如何自保

1 到主路上打行驶中的空车。

2 观察司机的相貌特征、性情特点。

3 上车记下车牌号。

4 上车后坐在后排左边位置。

5 夜晚打车记得打开车窗。

6 不露财不高调。

7 随时注意行车路线。

8 少坐“黑车”、不与陌生人拼车。

 

8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柯震东吸毒粉丝喊加油 网友:这是看脸时代

网传柯震东(原名柯家凯)吸毒被抓消息成真,此外,被称为娱乐圈“乖宝宝”的房祖名(别名陈祖名),也涉及本起涉毒案件。此事发生后,柯震东粉丝自发在微博留言,为其加油打气,网友直呼:帅哥吸毒就喊加油,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18日晚,北京警方发布通告称,香港艺人陈某某(男,32岁)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拘,台湾艺人柯某某(男,23岁)吸食毒品被行政拘留。警方表示,两人尿检呈大麻阳性,对吸毒供认不讳,警方还从陈某某住所内搜出大麻百余克,助理及另一名男子涉嫌贩毒被刑拘。

柯震东吸毒被捕消息出来后,一下成为舆论焦点,中新网生活频道浏览发现,在微博热门话题24小时排行榜上,热度前三名都与此事相关。而其粉丝自发的“柯震东加油”话题,也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24小时排行榜上的第二名。对比此前李代沫吸毒被捕时网友的愤怒反映,网友直呼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柯震东,本名柯家凯。中国台湾男演员、歌手。2011年因出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男主角柯景腾走红,并凭此片获得第48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2012年参演电影《小时代》,在片中饰演“顾源”一角,该片上映后3天票房破2亿,刷新华语爱情电影单日票房纪录。从出道以来,柯震东便以好身材和帅气的长相而吸引了很多关注;在《小时代》中,柯震东饰演英俊且气质高贵的公子哥顾源,更是以外形气质绝佳收货大批人气。

此次吸毒被捕,很多粉丝都自发在其微博留言,为其加油打气,粉丝留言:“东东(柯震东)还是东东,还是我心目中的男神,在里面好好反省,出来后重新起航,每个人都会犯错,知错就改还是好的。”在微博热门话题“柯震东加油”中,粉丝特意撰写导语:我们一直在。作为你的粉,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你能痛改前非,我们依然爱你。从粉丝的宽容和谅解,可以看出来对柯震东的偏爱与重视。

明星吸毒被捕此前已经有好几起,李代沫吸毒被捕时,就没有受到粉丝的额外待遇,其微博留言大部分都是责骂及劝诫之声。对比两人的评论,有网友总结道:帅哥吸毒就喊加油,丑男吸毒就被骂,这是个看脸的时代。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认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承担着影响甚至引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一旦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应严肃处理,不能给公众留下一种吸了毒发个声明道个歉就了事的印象。“一旦丑闻认定,就应该脱离这个领域,不能继续以偶像明星的身份示人。”

 

8月20日 广州日报 亨氏米粉严重铅超标 召回四批次产品

亨氏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被杭州方面发现严重铅超标,四批次相关产品目前已经被召回。19日广州日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超市均未见涉事产品;而在京东网站和天猫亨氏官方旗舰店等网店,涉事产品均不见踪迹。

同时,广东省食药监局已组织对亨氏联合有限公司涉嫌生产不合格食品进行立案调查,并要求经营企业立即停止销售涉事产品、下架封存。

继奶粉后,米粉也陷入“安全门”。日前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抽检中发现,亨氏联合有限公司生产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严重铅超标,四批次相关产品目前已经被召回。

亨氏称浙江之外市场的

销售情况没有准确统计

亨氏称,经企业自查,该批次产品中所使用的原料“脱脂豆粉”的铅含量发生了波动。目前,亨氏公司已经召回了相关问题原料的四个批次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产品,包括批号为20140413、每盒400g的“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以及与该批次产品所用同批“脱脂豆粉”原料的另外3个批次(20140414、400g/盒;20140508、400g/盒;20140509、400g/盒)。

亨氏(中国)相关负责人称,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面向全国销售,目前浙江之外的销售情况还没有准确统计。对于此事,公司第一时间展开全面内部调查。涉事原料在生产时,供应商的相关生产设备有过维修记录。该批问题原料仅用于“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4个批次的生产,其他批次以及亨氏婴幼儿其他食品均不受影响。

更换零件导致铅超标?

据亨氏方面有关人士向媒体介绍,公司初步推断,铅超标是由于生产原料的设备更换零件导致的,属于偶发性点状污染,目前公司召回了使用同一原料的四个批次的产品。据称,此次铅超标问题出在原料上,生产商在生产“脱脂豆粉”这种原料时,更换过设备零件,零件的更换导致了这次污染,属于偶发性点状污染,污染范围不大。“原料都是由第三方来检测的,且均显示合格。”对方表示。

据悉,浙江省食药监局已经约谈了标称生产企业亨氏联合有限公司,并责成生产企业密切配合各地查处工作,要求企业对问题产品成因作出交代,督促其切实处置好消费者的损害赔偿。

亨氏方面表示,消费者如购买相关产品,即便已拆封,也可以免费退换货,服务热线为400-830-2181。亨氏方面核对批次后,由购买者提供购物小票,并告知联系姓名、电话和银行账户,亨氏将会把退款直接打入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中。

亨氏称,购物小票等可以通过“邮费到付”方式寄到亨氏联合食品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

 

8月21日 冰桶挑战掀网络狂欢 专家提醒:或有健康风险

近日,为唤起对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关注,一项“冰桶挑战”的活动从美国传播到中国,立刻吸引了大批知名人士的参与。普通民众通过明星的示范效应,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解放军309医院中医科医生来要水在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采访时表示,“冰桶挑战”对身体也有挑战,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椎病患者、经期女性、胃寒、长期腹泻的人都不宜参加此项挑战。

据悉,此项活动是为唤起对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俗称“渐冻人”)的关注。“冰桶挑战”发起于美国,要求被点名者24小时内往自己身上泼一桶冰水,拍下视频并指定接下来3位要接受挑战的人重复这一过程。如果不接受泼冰水,就要捐款100美元。

这项活动漂洋过海进入中国以后,刘德华、周杰伦、李冰冰、林志玲,以及小米董事长雷军、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等明星及商界人士均被点名参与。“冰桶挑战”在微博热门话题榜上人气居高不下,网友在感叹明星大佬们热心公益食的同时,也为一些人的健康担心起来,特别是担心女明星,以及身体本身有疾患的人,例如有僵直性脊柱炎的周杰伦就让他的许多粉丝很是担心。

解放军309医院中医科医生来要水介绍,大部分人接受这项挑战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毕竟冰水对人的身体具有一定刺激性,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椎病患者、经期女性等一些人群是有健康风险的。

此外,一些寒性体质及下肢怕冷的人群、胃寒者、长期腹泻的人、小孩都不宜参加“冰桶挑战”。在高温天气也要避免,因为冰水浇到头上,温差过大会使血压升高。

 

8月21日 北京青年报 下班顺道买菜出事算工伤 规定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工伤的四种情形。根据规定,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可认定为工伤。据悉,本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同时,最高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班途中顺路在菜市场买菜发生事故,也可以认定为工伤。但是他强调顺路买菜的路线要确定在“合理”范畴。

职工上下班如何确定工伤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昨日出台的《规定》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四种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四种情况分别是:(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因工外出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只要不是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难在哪儿?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随着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数量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相关行政案件审判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纠纷的难度日益增大。

“例如,工伤认定中劳动关系交叉的处理问题;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如何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伤认定申请法定期限能否扣除或者延长;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如何衔接处理等等。”孙军工表示,出台本规定,有助于妥善处理工伤保险行政纠纷。(中新网生活频道)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823/573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