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健康养生 健康动态
健康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014年08月29日 11:27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法图解
记者 詹春华
通讯员 胡翠娥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倪秋华
读者咨询
最近在网络爆红的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有没有道理?
最近,一份《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在网上爆红。这份手册提到,月有阴晴圆缺,人体的技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里同样有规律可循,比如“1∶00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4∶00‘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黄丹晨(化名)
专家观点
顺应“天人合一”休养生息
方为健康养生之道
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昨日走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倪秋华。她认为,《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吻合“天人合一休养生息”的中医理论,其基本思路是对的,即“时间医学”。
我国的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先人们认为,人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当自然界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顺应自然,人们才会长寿。
古代医典《灵枢》中写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养生不仅要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更要符合一日四时的变化。古人又根据十二生肖动物的出没时间,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而与之相对应,人体有十二条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络又隶属于十二脏腑。每个时辰,都有各自的“值班”经络,人们应顺应着各经络气血运行的情况来进行养生,即“子午流注12时辰养生法”,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时间医学”。
“总之,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才能达到像《黄帝内经》里所说的‘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然,时辰养生也并非绝对,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总的原则是‘早重在练、午重在休、晚重在松’”。倪秋华说。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829/59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