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休闲生活 大众消费

中小学生春秋假听上去挺美?多数孩子与父母期待春秋假

2014年09月04日 15:25

北京市旅游委近日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在中小学校开展试行春假、秋假制度的调研,区县政府可在部分中小学校探索试行春假或秋假。

孩子们能否享受到春秋假,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这一政策意向,却引起了大人、孩子的广泛关注——

避开寒冷炎热的寒暑假、远离黄金周期间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和煦的春日或秋高气爽的季节享受一场清净愉快的旅行,这是多少孩子神往的事情。然而,将孩子们的期待变成现实,还需要一段时日。

多数孩子与父母期待春秋假

对于有可能实现的中小学生春秋假,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家长支持放春秋假。在机关工作的“80后”妈妈胡女士就表现得很期待,她告诉记者,先生在外企工作,两个人每年各有10天的休假。最近几年,他们全家一起去过云南、海南、九寨沟、张家界、济州岛,因为女儿上幼儿园,所以都是错峰出行。她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错峰旅游的好处:机票便宜,酒店房价折扣低,最主要的是人少,游得过瘾,玩得尽兴。今年9月女儿上小学了,胡女士和先生想, “真希望能实行春秋假,那样我们的选择就更多了。”

记者注意到,在论坛不少网友都对试行春假、秋假制度表示赞同,网友“丝路花雨”称:“放春秋假,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走走,让孩子感受发芽、开花和收获,是多有意思的事呀,比学课本知识生动多了。多出去看看,可以让孩子们长长见识!”

网友“小李飞刀”认为:“现在只有寒暑假,孩子的上课时间长,放假时间也长。如果把两个假期分成四个比较合理,这样孩子们上两个月课之后就可以休息一下,稍作调整,一松一弛,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也有好处。”

对于放春秋假,绝大多数的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期待。初二学生周霆说:“我非常喜欢昆虫,如果有春秋假,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到郊外去寻找昆虫,认识更多的昆虫,也可以到南方去见识那些书本上介绍的小动物。我觉得放春秋假是件好事,我很期待。”小学生对放假更是拍手称快了。三年级学生黄燕燕告诉记者:“我们班的同学绝大部分都赞成放春秋假,只要放假就好,我们就有更多玩的机会。”

部分家长迫于工作身陷无奈

与孩子们对假期的期待相反,一部分家长头疼放假期间谁来看护孩子。家长马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一家私企工作,从来就没有年假的说法;老公虽有年假,可是工作忙,经常加班。这个暑假相比其他孩子外出旅游,她只能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北京周边的野山坡、青龙峡、云蒙山等景点转了转。

龚先生夫妇都是律师,每逢寒暑假,他们不是把10岁的儿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就是放在姥姥姥爷家,“像我们这样,连寒暑假都没空照顾孩子,全靠父母帮忙。如果再加两个假期,还得求助于父母。不过,能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孩子放假父母上班,孩子没人陪,生活、安全都面临问题。”

中学生家长顾女士说:“春秋气温适宜,景点人又少,正是出游的好时机,我们也希望能全家一起外出看看,无奈我们从来没休过年假,老人又不在身边,如果孩子放春秋假,只能有两种选择,让孩子自己在家,或者把他送去短期培训班。那样,孩子也失去了休假的意义了,因为,没有家长带领、指导的春秋假期里,所有的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往往都是一句空话。所以,期盼孩子放假时父母也能顺利请到假。”

家长冯先生认为,在没有落实家长带薪休假的情况下学校放春假,无疑是加重家长的负担:要么请事假,要么让孩子上培训班,要么送孩子去哪里托管,总之都需要增加原有的家庭开支。如此,放春秋假让孩子休息或从事更多课外活动的初衷就发生了质变,孩子不会快乐。更有网友表示,“带薪休假不落实,只能呼吁春假时带孩子上班合法。”

初二学生李飞羽则表示了另一种担心:不管放什么假,重要的还是假期怎么安排。如果放了假,学校还是要留很多作业,或者爸妈又要让我去上个什么补习班的话,放假与不放假也没有多大区别。

春秋假 学制上的一个变革

增加了春假和秋假之后,学期有可能变成三个或者四个,对此,教育界人士表示,学期时长缩短,春假大约在4月份,秋假大约在10月份,那时学期过半,孩子们需要一个放松、总结、再投入的节点,放假可减缓身心压力,等于给孩子们一个休整期,是一件好事。

放春秋假有利于孩子身心,但孩子放假就需要父母花时间陪伴。目前,那些无法享受到带薪休假的父母,往往会对孩子心生愧疚。对他们来说,关键不在于把假期安排在哪个季节,而在于带薪休假的社会大背景有待成熟。

北京海淀区一位资深的中学老师认为,家长带薪休假制度的确立真的很有必要。特别是小学生放春秋假,涉及到看护的问题。所以,学校、社会、家长要共同协调,把孩子们组织好、照顾好。如今强调中小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未来考察学生将不仅依赖于分数,更多的是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学校也会设计一些配套项目或主题实践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去接触社会、增加体验。这就需要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些教师认为,学校可以组织初中生在北京开展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或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组织他们修学旅行,去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参加学商、学农活动等。配合春假、秋假设置综合实践课程,由老师带领中小学生出游,也能部分地缓解家长休假少的压力。

链接

杭州早已实行春秋假

给中小学生放春秋假在我国已早有先例。杭州就是全国首个设立春秋假的城市,从2004年起,杭州已经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两假期制,改为一学年两学期四假期制,增设了春、秋假。杭州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每年春、秋假基本是3天,一般结合“五一”或“十一”假期安排。 (记者 陈若葵)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904/604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