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休闲生活 房产家居
一周楼市:“金九”平淡开局 未来或迎凶猛价格战
2014年09月13日 11:21
编者按:风云变幻,谁主沉浮?如今的楼市如同好莱坞大片,走势跌宕起伏,引来前所未有的关注。中新网房产频道特推出“一周楼事”系列栏目,梳理一周房地产行业热点新闻,解析楼市宏观调控政策,汇聚房企最新动态,搜罗楼市新鲜资讯,盘点业内权威观点,为您奉上最原汁原味的楼市饕餮盛宴,敬请关注。
中新网9月13日电 本周,中秋小长假楼市“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成交量虽同比降低了约15%,但已是今年以来最好的小长假签约量,比端午节成交小幅增长了15.54%,比五一节增长了两倍,比清明节增长了一倍多。
进入金九,更多房企调低姿态、降价入市,本周“万科重庆项目单价跳水两千”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对此,业内分析,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楼市成交僵局将有所缓和,房价开始出现“探底”迹象。
土地市场则依旧冷清,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最近3个月均控制在百亿元左右,8月份拿地金额甚至跌破百亿元,仅为99亿元,创下年内新低。
另外,在本周,频遭弃选的北京自住房质量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9月11日,采育自住房被曝部分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楼施工已被开发商、施工方和监理方勒令停工,正等待国家级实验室的检测报告。
9月12日 中国证券报:35城存销比一年来首降 宁波杭州跌值最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报告称,8月份,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均值为17.5。这也意味着市场需要用17.5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不过,7月份该存销比数值为18.7个月,12个月以来存销比首次出现下跌,意味着去库存的速度有所加快。该机构预计,9、10月成交还会有所起色,未来几个月存销比见顶的概率很大。
8月份,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5.5、16.8 和25.8,相比7月份16.4、18.1和26.1的数值都有所下滑。相对来说,二线城市的存销比下跌幅度最大,表明二线城市在“救市”政策下去化速度的加快最明显。在35个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存销比出现了下滑,其中以宁波和杭州的存销比环比下跌值最大。
截至8月底,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693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22.6%。库存依然面临“压力山大”的窘境。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库存的环比和同比增幅,已出现连续两个月收窄的态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指出,9月份市场成交预计超过8月。“救市”潮下,很多房企推盘节奏会加快。而库存去化周期的走势,和市场成交能否快速提振有关。假如房企降价促销力度足够大,那么去库存的压力将有所缓解。
9月11日 北京日报:部分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采育自住房自停工
采育自住房停工了?”针对网上这一疑问,记者连续两日调查后发现,这一项目的3栋楼中,混凝土供应商将货单转给了一个没有资质的“分站”,而这一“分站”所供应的、强度不达标的混凝土,确实已经使用在3栋楼的楼体中。
目前,市住建委已经全线介入调查,采育自住房项目的6、7、8号楼施工已经被开发商、施工方和监理方勒令停工,正等待国家级实验室的检测报告。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一项目6、7、8号楼停工已有5周,按照正常工期应该能盖起5至6层的楼;因混凝土重新检测而停工所耽误的工期,是否能够追回,是否会导致业主延迟收房?
“在质量问题面前必须先停工等结果。因此延误的时间,我们会加大成本,通过冬季施工补回来。”北京三建总工程师陈硕晖说。对于一旦因此而延期交房,是否会给出相应的补偿这一问题,开发商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作为一家上市房企,一定会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李名仿说。
9月10日 证券日报:标杆房企8月土地支出不足百亿 年内拿地金额锐减
进入9月份,各大上市房企纷纷披露了8月份的销售业绩。来自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的数据显示:13家已公布销售业绩的房企8月份单月销售合计为525亿元,相比7月份的440亿元上涨了19%,但是依然低于6月份的630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来看房企的销售压力依然很大,但是相比上半年,已经有所缓解。
据记者了解,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最近3个月控制在百亿元左右,8月份20大标杆房企拿地金额甚至跌破百亿元,仅为99亿元,创下年内新低。
而9月份首周,20大房企均未在土地市场出手。由此,业内人士预计9月份上述房企的成交土地额度将继续在低位徘徊。
对此,有分析认为,标杆房企拿地金额锐减,主要源于市场仍未全面好转,库存压力仍大,同时标杆房企谨慎拿地的举动对土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或将影响未来楼市政策的调整幅度。
9月9日 中国新闻网:楼市低迷拖累“金九银十” 业内称或迎凶猛价格战
九、十月份为传统的楼市旺季,按照往年惯例,在此期间,房企推盘量会有所增加,多数房企也会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市场进入量价齐升阶段。但今年五月份以来,市场持续下行,上半年大多数房企业绩不佳。9月1日~9月7日为金九银十开局首周,北京楼市成交量较上周回落44.78%,成交均价较上周也有所下跌。传统的楼市旺季“金九银十”并没有如期来临。
除了加大供应和推盘力度,房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让利促销,来争取市场有限的份额,不少项目除了降低首付、补贴利息、加大赠送外,直接降低房价入市。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表示,从前期降价项目的销量表现来看,降价确实能够提振销量。开发商受制于销售业绩及资金压力,为拉动项目销量,预计项目优惠折扣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促使楼盘集中供应的区域迎来凶猛的“价格战”。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提示大家关注新一轮购房时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从现在开始,到房价上涨拐点到来前,只要遇到房价下跌二三成的优质品牌开发商的楼盘,就可出手。”
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持续半年多的市场萧条后,“金九银十”成交在房企以价换量的策略下会有所复苏。但对比2013年,今年的成色将明显暗淡。
9月8日 新华网:前8月54城住宅签约套数下调23.2% 二线城市跌幅最大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8月,重点监测的全国主要54城市的楼市总签约套数为152万套,同比2013年同期的198万套下调23.2%,其中二线城市跌幅最大,同比下调33.4%。
数据显示,一、二、三、四线城市住宅签约套数同比下调的幅度分别为25.5%、33.4%、15.3%和16.3%。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二线城市签约跌幅最大,其楼市调控松绑的力度也最大。
“大部分城市调控政策都出现松绑,信贷方面相比之前也有所松动。政策逐渐趋向宽松。”张大伟说,目前楼市整体降温,库存依然较高,政策微调难以拉动市场大幅成交,预计“金九银十”难以出现爆发式的量价齐涨局面。(中新网房产频道)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0913/626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