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娱乐时代 文化

诺奖获得者莫迪亚诺作品曾启迪王小波创作

2014年10月12日 08:59

莫迪亚诺的小说,仿佛有幽灵一般的品质,闪烁着迷人而神秘的光。他用高超的艺术赋予事物、人的存在,一种神秘的“磁性”。莫迪亚诺多将主人公抛入一团迷雾之中,从而使之陷入一种极大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刺激其对存在进行自我探寻。莫迪亚诺这种神秘、荒诞、寓言式的作品气质,也点燃了中国作家王小波自己的创作思路。

众所周知,王小波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出一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荒诞氛围。而这正是他受到莫迪亚诺的影响。王小波曾写道:“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

作者似乎一直是在跟时间进行一场搏斗。在他看来,过去并没有完全逝去,而是时时在当下闪烁着身影。在《暗店街》中,莫迪亚诺写道:“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这种对逝去的时间的无限追寻,也让他的作品题材过于集中。

学者止庵曾在一篇专门评论莫迪亚诺作品《夜半撞车》的文章《“海滩人”的告白》中提到,“若是读过几部他的小说,也许觉得似曾相识。在我的印象里,这位作家好像总是面朝这里所揭示的那个方向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小说其实是相当模式化的。不过这一说法并无贬义……美术史上,印象派以来不少画家也是类似做法。无论如何,他们守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开掘,自成气象。莫迪亚诺便是显明例子。尽管似曾相识,却总饶有新意。”

止庵还指出,莫迪亚诺的“我”,并非像普鲁斯特的主人公那样躺在那儿浮想联翩,“我”的追忆依托于自家的一番艰难行动:根据某种线索,造访某处地方,寻找某个可能与自己的既往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其间,电话簿、记事簿、登记卡、旧照片等一干证据线索,往往能够派上用场。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1012/671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