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休闲生活 大众消费
一周生活秀:北京地铁将涨价 老外疯狂示爱已婚女
2014年10月19日 08:05
编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秀场,我们身在其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中新网生活频道的“一周生活秀”,旨在盘点一周以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领域里的新闻事件、趣闻乐事、热点话题、争求深度发掘,无一遗漏,全面展示。
中新网10月18日电(生活频道 袁野)本周生活热点不断,APEC长假引爆市民出游热,南下赏秋线成出游热点;北京公布地铁调价两方案,起步价2元或3元;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看电视玩手机易患抑郁症;沈阳已婚女遭老外疯狂求爱,成小区名人;母猪竟然生下“象宝宝”,鼻长近4厘米且无嘴。
10月13日 京华时报 APEC长假引爆市民出游热 南下赏秋线是出游热点
对于APEC会议带来的6天长假,不少市民已着手准备度假出游。记者昨天了解到,京城各大旅行社APEC假期的产品预订火爆。由于处于旅游淡季,届时出游价格较国庆期间大幅降低,市民游玩体验也会远超国庆黄金周。
6天长假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可选择周边游也可考虑中远程的国内目的地。某大型旅游网站营销总监介绍,目前,北京出发的产品预订非常火爆,预计APEC期间国内游最为受惠。从北京市民的偏好上来看,温暖的南方比如海南三亚、福建厦门、云南丽江和拥有唯美秋色的西南地区也将是热门目的地。
除了国内游,短途出境线路也成为了市民预订热门。某大型旅行社营销负责人表示,放假消息一出,原本销售情况平平的11月7日出发的台湾产品,在几小时内就全部售罄,而该旅行社放假期间的产品目前已销售过半。
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提醒,目前距离长假只有一个月时间,出境游一定要注意签证办理时间,出境线路主推巴厘岛、普吉、清迈、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帕劳、塞班等免签目的地。
和十一黄金周相比,APEC假期的出游价格并不会因放假水涨船高,相反各大旅行社还推出了不少优惠活动。据了解,某大型旅游网站已在网站和手机APP上为提供折扣在20%—50%的海内外自由行、团队游、自驾游等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预计将输送10万北京游客外出旅游。
另一家大型旅游网站则表示,APEC期间的旅游线路,价格较国庆期间下调30%-40%左右,如国庆期间塞班岛4晚5天自由行产品售价11000元,同款产品11月6日出行的价格低至6899元。据介绍,出境旅游的酒店、机票等硬性资源须提前至少1个半月和供应商确定,至APEC放假通知发布时,11月的团队价格已经确定,完全执行了平季或淡季价格,相比十一黄金周的全年最高价自然会低得多,而届时为旅游淡季,游玩体验也会远超国庆黄金周。
10月14日 新京报 北京地铁调价两方案:起步价2元或3元
备受关注的北京公交地铁调价昨日发布了听证方案,北京市发改委就公交和地铁价格调整各提出两个方案。其中,地铁的两个方案起步价分别为2元(3公里内)和3元(6公里内),票价不封顶。听证会将于10月28日举行。
根据听证方案,地铁将以公里为单位实行计程票制,里程加价采用递远递减原则,即距离越长加价水平越低。
具体来看,方案一为:起步3公里内每人次2元,3-6公里每人次3元,6-18公里每6公里加1元,18-42公里每12公里加1元,42公里以上每18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方案二为:起步6公里内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12-32公里每10公里加1元,32公里以上每20公里加1元,票价不封顶。
市发改委表示,里程加价采用递远递减原则,从3公里或6公里加价1元,到最长20公里加价1元,以降低对中长距离乘客的影响。
按照现行路网两点间最长距离88公里测算,方案一最高票价为10元,方案二最高票价为9元。市发改委表示,线网规模扩大后,两点间最长距离可能增加,最高票价水平也将相应变动。
方案同时提出,对通勤乘客给予一定优惠。每个自然月内,乘客乘车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后,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公交价格调整的重点则是将现行的四种票制票价,合并为一种票制票价,实现同城同价、城乡一体。
方案一提出,起步5公里内每人次1元,以后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取消一卡通普通卡刷卡优惠,学生卡刷卡5折优惠。
方案二为: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一卡通普通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2.5折优惠。
同时,公交还将继续给予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8类特定人群免票优惠政策,并继续给予学生半价优惠政策。此外,逐步将老年人持证免费乘坐公交改为刷卡免费乘坐,并加强对学生卡的用卡管理。
考虑儿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实际状况,此次将儿童乘车免票身高由1.2米提至1.3米。
10月14日 沈阳晚报 已婚女遭老外疯狂求爱 成小区名人
本来是做好事,可是爱心却惹来了麻烦。昨天,浑南区一个高档小区的高女士向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讲述了一个闹心的“喜事”。36岁的她,有丈夫有孩子却遭遇到了同小区一个24岁德国男子的疯狂求爱。高女士说:“当初与他相识是好心帮他,可是几次接触后,他却说要和我处朋友、谈恋爱。我说我有家、有孩子,比他大,这些理由都没有阻止他……”
有些痛苦的高女士向记者倾诉:“现在他经常出现在我停车的位置等我,我将车放到单位后,他又经常在我家单元楼下等我。”这段被追求经历让高女士不知如何应对?
高女士所住的小区环境很好,交通也方便,有很多外国人在此居住。两周前,高女士下班回家时,在小区入口处发现一个外国人,背着包、提着皮箱在小区门口徘徊。高女士发现,这是一个外国男子,像是欧洲人,很年轻。外国男子焦急地和路过的人谈话,但是因为语言不通,没人能理解他在说什么。
见高女士过来,外国男子用英语和高女士说,自己在这个小区居住,可是一周前出差,忘记带小区的入门卡了。英语很好的高女士问他,在哪个单元住,住多久了。当确定他确实是小区居民后,高女士将他带进小区。
男子是德国人,今年24岁,在沈阳工作,在这个小区租房子住。德国小伙很感动,他对高女士说:“很高兴认识你,同在一个小区,以后多联系。”随后,他还向高女士要电话号。高女士不好拒绝,就将号码告诉了他。认真的德国小伙当场拨了电话,发现电话打通了,德国小伙很开心。他说:“你很善良,你很好。”
据高女士介绍,之后她的手机就开始收到德国小伙的短信,最初的短信都是问一些沈阳的交通情况,以及高女士公司的情况。可是,几天后,德国小伙突然向高女士表示:“你善良,我想和你处朋友,谈恋爱。”
高女士觉得既好笑又惊讶。面对这个天真的异国男子的求爱。高女士不忍心伤害他,先是说自己比他大,骗他说自己已经42岁了。可是对方回答:“年龄不是问题。”高女士又说,自己有家庭,有丈夫有孩子。德国男子又回答:“这都不重要。”
心理专家周永梅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文化差异有关,中国人在交往时表达思想、情感时更委婉、含蓄,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由于说得不很明晰,外国人经常会觉得听不懂,而产生很多误会。
周永梅说:“之所以这个德国男子很深情,很执著,因为高女士一直没有拒绝他。他的理念是‘如果我们相爱,年龄不是问题;如果我们相爱,你有家庭有丈夫有孩子都不是问题’。”
记者将周永梅老师的意见反馈给高女士。高女士当即用直接的语言拒绝了德国男子。昨天,高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感谢心理专家的建议,他已经想通了,同意我们只做邻居。”
10月15日 广州日报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看电视玩手机易患抑郁症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第二屏效应”几乎无处不在。据英国相关机构的统计,在英国的青少年群体中,三分之二的人会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同时使用另外一个移动设备。如果调查一下中国的数据,比例相信也会很高。
英国撒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在病理上,前扣带皮层较小的人群,更容易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反之,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和科技产品,也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该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KepkeeLoh表示研究第一次证明了“第二屏效应”在内的媒体多任务,以及脑部结构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 PLOSOne》上,不过这些关联机制背后的详细原因则还不明确。
KepkeeLoh表示,目前急需面向普通大众进行知识普及,让他们意识到使用电子设备的方式,将会对人类思考的过程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发生在脑部结构这一层面。
除了电子设备,此前神经系统科学家已经研究证明,人类长时间处于新的环境和体验之下,将给脑部结构带来变化。研究者就发现,和正常人相比,英国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大脑中海马体结构体积更大,而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常年迁徙移动的鸟类等动物中。
另外,一些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提高了脑部中白物质的数量,这将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75名志愿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与此同时调查他们平时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看电视、看纸质媒体的习惯。研究者也发现,使用媒体设备较多的人,大脑前扣带皮层中的灰色物质密度较低。这也印证了另外一个结论——大量的媒体多任务活动以及在面对干扰的背景下缺乏关注能力,和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之间存在联系。
近日,多家科技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家庭护理领域。婴儿的哭声在新手爸妈耳里几乎一样,都是让人手忙脚乱。可“解析”婴儿哭声的App发现,“肚子饿”的哭声较规律,肚子痛的哭声则较不规律,想睡觉的哭声则类似撒娇。对于家中的老年人来说,“护理机器人”更可能派上大用场。
10月16日 新华网 吉林一母猪生下“象宝宝”:鼻长近4厘米 无嘴
“村上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活了这么大岁数,头一次看到母猪生下这么像的‘象崽’。”民间传说“牛生麒麟猪生象”,近日在吉林市江北乡一养殖场内真实上演了。
8日上午,记者来到龙潭区江北乡大屯村洪先生的养殖场一探究竟。“我如果说是小猪,你们根本不会相信。”洪先生一边说,一边从冰箱拿出一个鞋盒,一只已经死亡的“小象”静静地躺在里面。它四肢齐全,通身暗灰色,体长30厘米、高16厘米、重约2.5公斤。最引人注目的是“小象”的面部,它长了一个近4厘米长的鼻子,且只有一个鼻孔,而且耳朵也比一般猪崽的大,不过这只“小象”没有嘴。
洪先生介绍,这只“小象”是10月2日凌晨2时50分许出生的。他们事先为“小象”的母亲准备了一个特殊的产床,2时许,母猪开始生崽。
一名亲属担心“小象”脐带流血,便把脐带系了起来。“刚开始‘小象’还活蹦乱跳的,可后来就有点不行了。”洪先生说,两个多小时以后,“小象”没有了生命迹象。“后来听人说,刚出生的‘小象’是靠脐带呼吸的,不能系起来,应该直接用刀割断。”一家人对于“小象”的死感到十分惋惜。
据洪先生介绍,“小象”的母亲是从外地运来的,它的母亲是杂交后的野猪二代,全身黑色,重250多公斤,而它的父亲则是正常的黑猪种猪。该母猪怀孕时,与其他怀孕的母猪相比,肚子要大许多。母猪怀孕114天后,开始生产。此次一共生下了八头猪崽,第一头是正常的,第二头是“小象”,第三头也有点奇怪。“与‘小象’相反,第三头小猪鼻子没长出来。”洪先生说,此后的猪崽都没有异常。
8日,洪先生的家属将“小象”带到了吉林市畜牧总站,技术推广科科长、高级畜牧师李仁看过“小象”表示:“猪不可能生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物基因突变引起动物胎胚畸形发育。”由于畸形发育的猪内脏系统可能存在缺陷,所以存活时间不长。
李仁介绍,导致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有很多,一是近亲繁殖,二是药物诱发,即母猪在妊娠过程使用的饲料或药物导致基因变异,此外化学物品、辐射、环境污染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基因变异。所谓的“牛生麒麟猪生象”,以及畸形鸡蛋,都属于类似情况。(中新网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1019/690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