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观察 综合
亚太自贸区启动水到渠成 亚太经济一体化包容渐进
2014年11月16日 14:26一名中国工人在为APEC会议作最后的准备。
圆桌会议
亚太自贸区
李文韬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副教授
陈凤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报记者 温俊华
新闻背景
本报讯 (记者 温俊华) 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决定启动并全面、系统地推进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批准了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正式启动。亚太自贸区的构想由加拿大在2004年提及,2006年美国在河内APEC会议上正式提出,酝酿近十年后,终于从“空中楼阁”走向“路线图”。亚太自贸区下一步如何推动,本报请来国际经济问题专家解读。
背景
深化区域一体化
广州日报:目前亚太地区有很多双边和多边自贸协定,如刚建成的中韩自贸区,亚太自贸区是要把这些协定统一起来吗?
李文韬:在我看来并不存在统不统一的问题。亚太自贸区从2006年提出到2014年确认启动进程,首先要面对如何处理与其他自贸安排的关系,虽然中国主动引导和推动亚太自贸区,但我们并没有既定的目标,对需要做什么也没有既定的想法,还是大家一起来商量,希望能尽量打破各个自贸协定相互交织造成的“意大利面碗效应”(注释:亚太地区目前有56个自贸协定相互交织、规则各异,分散的区域性自贸区会影响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减税安排来降低成本,这种碎片化的现象叫“意大利面碗效应”)尽量统一规则,利益最大化。
各国发展水平差距大
但实际上APEC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有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等小经济体,也有美国、日本等大经济体,大家很难统一在一个思想上,揉到一起来,要统一其他贸易安排过于理想化,只能是逐渐达成一致,能谈成的先成。
天时地利人和
陈凤英:目前亚太地区确实有很多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协定,在两个还在谈判的主要自贸协议——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东盟10国)当中,俄罗斯都没有被包括进去,印度也不是APEC成员,亚太自贸区就是希望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导向,让亚太地区更多经济体能够进来,包容更多成员,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我们自己在想,大家都在想,是大家的共同追求。亚太自贸区自从2006年正式提出后,此后多次提出,但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思想准备,时间未成熟。今天,经过20多年的贸易自由化、贸易便利的谈判和融合,加上东道主中国的重视,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启动就水到渠成了。
点睛语
“这个问题不光我们自己在想,大家都在想,是大家的共同追求。亚太自贸区自从2006年正式提出后,此后多次提出,但当时大家还没有思想准备,时机未成熟。今天,经过20多年的贸易自由化、贸易便利的谈判和融合,加上东道主中国的重视,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启动就水到渠成了。”
——陈凤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战略性研究最快在12月初的菲律宾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高官会上就会开始。而且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性研究将有别于一般自贸协定的可行性研究,它不在于谈判攻守方的利益得失,而是关注能给整个亚太地区带来多少利益,根据这个利益的大小有多少人愿意参加,以什么身份参加?要在利益、成员、框架、时间表上提出参考。”
——李文韬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副教授
进程
广州日报:推动亚太自贸区的下一步实质性工作是什么?
已启动战略性研究
李文韬:下一步工作就是启动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性研究,估计最快在12月初的菲律宾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高官会上就会开始商量,制定任务表和时间表。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性研究将有别于一般自贸协定的可行性研究。一般的可行性研究着眼于贸易和行业利益得失的计算,如中韩自贸区就进行了多年的可行性研究,进入一个行业带来多少利益,开放一个行业损失多少就业,谈判双方都会打算盘,算自己的账,也互相算账,共识、底线、得失都放到桌面上。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性研究就不在于谈判攻守方的利益得失,而是关注能给整个亚太地区带来多少利益,根据这个利益的大小有多少人愿意参加,以什么身份参加?如各经济体单独参加,就等于新建一个自贸区,如中韩自贸区、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集体成员参加,那形式又不同。战略性研究要在利益、成员、框架、时间表上提出参考。
陈凤英:我想明年会开始实质性的研究,主要是对规章制度和谈判模式的研究。目前TPP和RCEP的谈判都开始进入尾声,TPP模式标准太高,亚洲模式里的妥协太多,可以借鉴中韩自贸区谈判,建立比较高级的、面向21世纪议程的全方位谈判模式,同时不再区分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采取分队入伍,分批加入的方式。
干扰
美国研究完也会同意
广州日报:直到上周,美媒仍称美国会阻挠亚太自贸区的推动。亚太自贸区与美国主导的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有矛盾吗?
李文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亚太自贸区会阻碍正在推进中的TPP和RCEP,另一种认为各个自贸区谈判并不冲突,主张有机会谈成的先做起来,以后再融合,建议以TPP和RCEP作为亚太自贸区的垫脚石。
亚太自贸区与TTP不冲突,只要参与方都是真心支持自由贸易、支持亚太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和TTP可以互相促进,亚太自贸区谈判可以将TTP的优秀经验借鉴过来。但亚太自贸区是否以TPP为基础却不一定,TPP是一个标准很高的贸易协定,亚太的很多经济体包括中国都很难加进去,大家没有好到那个程度,或经济没发展到那个阶段。如果以TTP为基础,它的标准就要不断降低,这也不太现实。
亚太自贸区与APEC不冲突,亚太自贸区并不会取代APEC,就如世界上各个自贸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并行一样。甚至亚太自贸区的成员也不一定要限制在APEC21个经济体里,要有立足APEC但超越APEC的眼光。
在TPP中谈判有利于美
陈凤英:国家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相似的地方,人们在交往中心态会失衡,国家交往也会,目前是美国的心态有些失衡了。但对亚太自贸区的利益美国是很清楚的,它的目标不是TTP,不是对日本市场出口,而是面向中国和更广泛的亚太经济体的市场,但美国感觉跟中国打交道也很累,就退而求其次搞TTP,在TTP中谈判对美国更有利。
实际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就提出“亚太大家庭”的概念,这和亚太自贸区的方向是一致的,只要研究好亚太自贸区的利益,美国肯定是同意的。日后亚太自贸区的谈判中可能会加入一些美国的方式,面向高级、全面的合作,而这也是我们的目标,两者并不矛盾。并且我认为如果明年中美投资协议能谈好,亚太自贸区就好谈了,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
责任编辑:wb001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4/1116/76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