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财经观察 综合

新基金认购遭遇寒流

2015年07月22日 11:08

刚刚过去的那场“股灾”不仅重挫股民的信心,基金投资者也如惊弓之鸟。老基金遭遇大批赎回,新基金则无人问津。近期发行的新基金募集情况显示,市场明显遇冷,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的认购情况与2007年暂停新基金审批时相差无几。而面对这种“门庭冷落”,基金公司也不得不延长募集期,近日万家基金旗下一只新基金将募集截止日期推迟逾2个月,一次性用足新基金的3个月发行期,发行低迷程度可见一斑。

新基金发行现“最长募集期”

近日,万家基金发布新基金延长募集期公告。公告称,万家瑞兴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于6月23日开始募集,原定认购截止日为7月14日。为充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决定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2015年9月22日。

6月23日至9月22日,足足三个月,根据新基金发行规定,募集期最多只能3个月,这意味着万家瑞兴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准备用足发行期,这在新基金发行历史中实属罕见。

不过,万家瑞兴并不是唯一延长发行期的新基金。据有关机构统计,从6月15日A股市场反转之日起,已经有27只新基金延迟募集。这其中不乏知名基金公司产品,比如嘉实基金,其发行的嘉实低价策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在7月15日,后调整为7月22日;富国基金,旗下的富国新动力混合募集期也比原定截止日期延长了15天。

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6月底至今,新基金申购情况更是接近冰点,尽管募集期都延长了,但绝大多数基金就只能募集到2亿-3亿份,刚刚达到“及格线”。

市场惨淡情况仿若“熊市”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本月仅有17只新基金,发行份额为868.31亿份,其中包括两只“国家队”认购的嘉实基金和的各400亿基金。这意味着,来自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仅有68.31亿份,除了汇添富发行的一只国企创新增长基金规模达到31亿份外,其余基金规模都比较小。排除两只“国家队”基金,7月成立的新基金平均规模仅4.54亿份,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挽救股市的“护盘”行动中,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是支撑之一,而部分基金公司的自购资金中有一部分用于新发基金。

如建信基金公司2000万元自购资金,全部用于旗下新发基金,分别为建信中证互联网金融指数分级和建信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分级;银华基金出资4000万元自购、出资5000万元自购,均明确表示将购买旗下近期发行或设立的偏股型基金。

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市场的惨淡状况甚至不比2007年暂停新基金审批时好多少,如果以7月新基金4.54亿的平均规模看,只有熊市的情况下才出现过比这个平均规模低的情况。“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很多投资者还在观望,在确定这次反弹不是短暂的后或许才会逐渐进场。”上述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tianjin.net/2015/0722/93213.shtml